|
2004年8月4日,星期三 (一)出行不暢
早上一起床,武漢就有些天烏地黑的,空氣中醞釀著一場暴風(fēng)寸隨時要打下來。白天還是要繼續(xù)上班,還沒出門,果真一場大雨就潑了下來,夾雜著雷閃電鳴,這樣的天氣出門,似乎有點郁悶。我擔(dān)心晚上九點的飛機會不會被延誤。 晚上到機場進了登機口,發(fā)現(xiàn)早上的雷雨天氣使差不多所有的飛機全部延誤了,我們這個航班更是延誤得連預(yù)報起飛的時間都報不出來。從晚上8點多一直無聊地等到快十二點,喝了一點國航提供的可樂,總算是登機起飛了!不過我們那時還不知道這飛機延誤只是屬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天氣因素罷了,后面還有人為因素的不暢在等著我們呢。 凌晨2點左右才到成都,四處很安靜了,只有街上的霓虹燈還在兀自空閃,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比其它城市多一個自行車通行的燈。 這一晚感覺才不過只閉了會兒眼睛,morning call就來了。也罷,今天還有12小時的長途車程從成都到新都橋,夠睡的。
2004年8月5日,星期四 (二)成都--->天全
從成都開始的行程,地陪是一個半老不老的光頭男子,講話也不象專業(yè)導(dǎo)游,怎么看都有些讓人掃興。金龍客車坐得也不太舒服,車上還坐了好幾個閑雜人等,不知道做什么來的。也沒精神多管,先補覺了,迷迷糊糊睡了二三個小時,車停了,是公路稽查在例行公事。我們繼續(xù)睡了好一會兒,車還沒有啟動。下車問了才知道,這個一開始就讓人感覺不對勁的地陪旅行社,派出的車竟然沒有辦理成都到稻城亞丁的旅游專線許可證,才走到雅安的天全縣就被攔下了!光頭地陪又打電話又說好話,毫無結(jié)果。于是把我們載回天全縣內(nèi)吃了午飯,下午他們也許換車或者補證吧,我們姑且也不去管。 天全這個小縣城,太陽照著人很火辣,可水籠頭里放出來的水竟然冰冷刺骨。我們吃過了街上每一個走過的小販籃子里的東西,桃子西瓜李子,我倒是想出去上網(wǎng)玩會兒,又怕隨時會換車要走,耽誤了下來只好發(fā)短信打發(fā)時間,最后居然無所事事地在茶房里睡了一覺。 光頭地陪不時進來和我們協(xié)商,我們覺得沒有協(xié)商的余地,耽誤的時間不可能以壓縮行程來彌補,我們答應(yīng)順延一天都算是不錯了。一直“談判”到下午五點,地陪勉強同意先按原行程旅行,聯(lián)程機票能否改簽暫時還不知道,我們也暫不管吧,他自然是不敢做太出格的安排,只是浪費了我們一天呆在這光禿禿的小鎮(zhèn)。 這一晚把我們安頓在離天全縣三四十公里的一個風(fēng)景區(qū)住下來。 這個4A級碧峰峽倒真是名符其實,滿山蒼翠養(yǎng)眼,峽谷里翠涌霧起,空氣清新得不得了,看來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難怪很多成都口音的人在景區(qū)里長住。 吃過晚飯在景區(qū)內(nèi)坐車觀賞所謂放養(yǎng)的野生動物,那些獅子老虎的野性似乎已經(jīng)所剩無幾,在夜幕下懶洋洋的踱著步子,對電筒光毫不在意,倒是我們坐在車內(nèi)對如此近距離地看這些大型動物在車窗外晃悠還多少有點興奮。回賓館時遭遇了一場大雨,看來雅安雨城確實不假,幾個小時內(nèi)我們已經(jīng)遭遇第二場雨了。 這一天就這樣也罷了,出門總是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故,不要太影響了我們的心情也就算了。
2004年8月6日,星期五 (三)碧峰峽---〉新都橋(海拔3460米)
早上被峽谷里的各種鳥兒的叫聲吵醒,也是難得的事情。太陽還沒有出來,遠遠的山峰間有云??澙@。 今天換了一輛金龍客車,司機也換了。大家一上車就有些心有余悸地要地陪把客車的相關(guān)證件拿給我們驗明正身,他連連保證說不會再有事了,我們對他的信任已經(jīng)打了折扣,看見車上是西充到攀枝花的路牌,為什么仍然不是公路稽查要求的那種專線旅游的許可證?雖然還是疑惑,但也能無奈地出發(fā)了,希望是不會再有事了吧。很快又走到昨天被攔住的地方,還是那幾個公路稽查人員,果不其然又被攔了下來!不知是旅行社“補辦”了什么說明,還是又走了什么別的路子,司機跟那個稽查官講了無數(shù)的好話,我們才算是第二次“闖關(guān)”成功。旅游這么多次,這樣的事情以前還真是沒遇到過,這回也算是多個經(jīng)歷吧,居然有這種莫名其妙的旅行社。 這一天嚴(yán)格的說一直在坐車。 經(jīng)過滬定縣的一路上海拔就慢慢越來越高,連綿的山峰青翠,滿山的松柏。如果不是學(xué)過 的那篇課文《飛奪瀘定橋》,也許瀘定橋?qū)τ谖覀儊碚f,只是普通的一座鐵索橋而已。當(dāng)然,它現(xiàn)在還是只是鐵索橋,只是兩端多了橋頭堡一樣的東西。橋下的河水真的有非常大的浪。瀘定橋旁邊很亂,似乎還在修一些附屬設(shè)施,讓人沒處下腳的感覺。所以只遠遠地照了張鐵索橋而已。 從瀘定橋出去不多遠就到了二郎山隧道。記得我還在重慶的時候就聽說在修這隧道了,沒想到前不久才真正雙向開通,4176米長,這大概是川藏上最長的一個隧道了,確實很壯觀。 出了隧道,我們的車一直都行駛在連綿的山腰間。這一路最高的折多山海拔是4298米。車窗外面雖然很大的太陽,但風(fēng)仍然很冷,窗玻璃都凍手。 路上山路陡峭,但山間卻是云朵飄搖,藍得透徹的天上有各種千奇百怪的云,看上去都那么干凈,有時云似乎還會凝固在綠色山峰間。一路上有很多成片的青稞地,但成熟期并不相同,有的已是金黃,有的還是翠綠。柔弱的青稞隨風(fēng)起伏,象是一片片金黃或者翠綠的波浪。高原上的顏色就是這么純粹,這么徹底,濃烈的色彩對比美得讓人移不開眼睛。
終于進了新都橋,我們在一條河邊停車稍事休息。一些藏族小孩子臉蛋紅紅地跑上來圍在我們車旁邊,也不講話,看著我們。我蹲在河邊摘一些野花玩,一個小女孩不出聲地站在我身邊,遞給我一朵藍色的小野花,朝我微笑,那樣的可愛和真誠也許真的只有在這些遠離城市和喧鬧的山里才會看到吧??上耶?dāng)時下車來身上連一塊糖也沒有帶,但她一點也沒不高興,有點黑臟的小臉笑著一直到我們離開。 新都橋一向被很多旅游資料介紹為攝影家的天堂,不過我想也許是我們來的這個季節(jié)的新都橋還不算最美的時候吧,雖然也美但好象 還不至于是天堂(當(dāng)然可能因為我不是攝像家,沒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到處只是綠綠的。想來到了秋季的時候,很多林子會經(jīng)霜而紅或黃,那時也許真的會很美。 在高原上經(jīng)常會懷疑時間是否停滯了,晚上8點多了太陽還沒有落山。也許是9點多時我們才終于住進了新都橋的住處,不算臟,但設(shè)施簡陋。這一晚也許剛進入高原,下車沒一會兒我覺得有些隱隱的頭痛,走路也是腳下發(fā)飄,吃過飯只是草草洗了把臉就睡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