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來自不同的年代,若干年前,他們都曾因“狀元”而輝煌過。然而,若干年后的今天,經過名校的洗禮,他們是否依然可以承載當年狀元的桂冠?當年的輝煌帶給他們的是動力還是壓力?當年的輝煌又是否給他們之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優(yōu)勢?
陳靜雯:2003年廣東高考總分狀元 畢業(yè)學校:廣雅中學 錄取院校:中山大學 現在:中山大學三年級在校生,在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實習 廣東首個放棄清華北大的狀元 因為優(yōu)秀,大一暑假她被學校派去美國加州大學學習,大二暑假去了西班牙學習——這是中山大學特有的培養(yǎng)學生的平臺。
![]() 陳靜雯:2003年廣東高考總分狀元 近日,記者走訪了4位昔日高考狀元,希望他們的生活軌跡,能給即將踏入高等學府的學生們帶來一些人生啟示。 提起陳靜雯,廣州的市民們并不陌生,這個2003年備受羊城市民關注的廣東高考總分狀元曾經打破紀錄,成為廣東首個放棄清華、北大勇敢選擇廣東名校——中山大學讀書的狀元。當年高考錄取時,因為她而“不能將廣東的狀元一網打盡”,這令清華、北大招辦的老師們頗為遺憾。 如今,陳靜雯的狀況如何?她是否依然堅持著自己的選擇,續(xù)寫著屬于她的神話?昨日記者采訪時,她恰好去了香港實習,閨中密友和中大的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成長中的她…… 進校門就被追捧 連吃啥都有人跟 “她就是狀元,你們快過來看??!”2003年9月,剛剛走進中山大學的校門,陳靜雯就不得不承擔起“狀元”的明星效應。那時候,校道上,飯?zhí)美镫S處都是熱論她的聲音——“你就吃這個啊,那我們以后也吃這個。” 類似的話語令靜雯哭笑不得。這樣的熱度至少持續(xù)了大半個學期。開始時,僅有19歲的她覺得很不好意思,都不知給人們什么樣的表情,只是不停得打哈哈,可是到后來,“她自己都有些麻木了,我們作為她的朋友也感到麻木了”——回想起當年“狀元”上大學的壓力,陳靜雯的閨中密友林詠琴這樣描述。在朋友的感覺中,她總是把自己視作很普通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卻很安靜的做著很多令常人驚訝的事情。 連續(xù)拿到獎學金 兩年外派到國外 “如果只是看著以前的輝煌是沒有出息的,重要的是現在!”靜雯常這樣對朋友感嘆。也許正是這樣平靜的心態(tài),陳靜雯大一大二都拿了全校的二等獎學金,這是全校綜合排名前10%的學生才能得到的獎勵。狀元的桂冠并沒有對她產生什么優(yōu)越感,相反,她比中學時更刻苦地學習。 國外大學的經歷更拓寬了靜雯的視野,回來后,她整個人都變了,更加沉穩(wěn)、獨立,有思想,處理事情的綜合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國貿班的班長、學生會的秘書長、各種大賽的獲獎榮譽一個接一個地跟著她。 大學生活,對昔日狀元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分數,而是全方位的歷練。雖然學生工作很忙,但靜雯學習能力很強,她從來不會死讀書,“即使再忙,她也會抽出時間很舒適地過!”室友說,她是一個很會安排生活的人。 很喜愛樸素生活 自認不比北大差 走進中山大學東門附近的學生宿舍,記者看到,窄小的空間擁擠著8張上下床,室內沒有衣柜。沒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每月500元的租金——這就是陳靜雯和密友們的生活環(huán)境。 “進入大學不是享福的,‘斯是陋室唯吾得馨’,這就是我們對生活樸素的追求!” 不知不覺中,陳靜雯進入中山大學已有三年了,明年就將畢業(yè)的她,如今在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勒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她希望將來能夠留在那里工作。 在她心目中,中大比起北大、清華,雖然沒有如此高的名氣,但已足夠讓她們踏過第一個門檻,以后的第二個門檻就要看她們自身的素質了。陳靜雯認為,比起清華北大畢業(yè)的學生,她們并不吃虧,完全有自己的競爭力。 曾衛(wèi)華:1997年廣東高考理科狀元 畢業(yè)學校:廣雅中學 錄取院校:北京大學生物系 現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7年,距今已有9年的光陰,那一年,對于參加高考的廣東考生來說,有著難以磨滅的記憶:就是那一年之后,廣東的高考徹底從大文大理的考試模式轉變到3+X的模式,廣東僅有兩名高考狀元的歷史因此改寫,一下子增加到十余名。 9年過去了,1997年的高考狀元曾衛(wèi)華的現狀如何?近日,記者通過多方了解,終于打聽到這位昔日狀元目前正在美國加州大學攻讀5年的博士學位。曾衛(wèi)華的父親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這9年來,他一直在念書……” 舊高考模式下最后一批狀元 曾衛(wèi)華就是在舊高考模式下誕生的最后一批狀元中的一位。理科狀元曾衛(wèi)華和文科狀元何蘊琪雙雙被北大錄取,曾衛(wèi)華進入北京大學生物系學習。 也許是時過境遷,談到昔日兒子中狀元的輝煌,曾先生看得很淡,還引用報紙上的言論說“狀元機會大家都有,850分以上的人都有這個實力”。曾先生回憶說,兒子以狀元成績考上北大生物系以后,大學的4年過得都很順利,生活也很豐富,并沒有因為是高考狀元而感到太大的壓力。 目前從事科研 已婚沒有孩子 大學期間,曾衛(wèi)華一直擔任學生干部,先是在班里擔任了兩年多的班長,后來又在北大學生會任職。同時,曾衛(wèi)華也一直保持著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每年都能拿到北大發(fā)給各省高考狀元的幾千元獎學金。 大約是上大二的時候,他就已經確定了出國留學讀博士的志向,經過兩年的備考,他順利通過了托??荚嚭痛髮W的筆試、面試,被美國加州大學錄取。 雖然出國留學的費用很高,但由于有學校的全額獎學金,幾年來曾衛(wèi)華都能獨自應付。 曾先生告訴記者,兒子今年就要博士畢業(yè)了,目前正在完成一項畢業(yè)前的科研工作。至于畢業(yè)后的打算,是留在美國繼續(xù)深造還是回國內發(fā)展,曾先生稱兩方面都有考慮,但兒子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打算,順其自然就行了。 曾先生還透露說,兒子現在已經成家了,兒媳婦就是兒子大學階段同學院的同學。 早在出國留學前,他們就領取了結婚證書,一同赴美國留學,不過由于兩人都忙于學業(yè),一直沒有要孩子。記者了解到,如今,在美國生活了9年的狀元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西方化的生活,很少回家。雖然還沒有拿到綠卡,但兩人生活得很開心,也許會長期在這個國度生活。 □專題策劃 吳斌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薛冰 實 習 生 謝奕娟
徐尚華:2004年高考總分狀元 徐尚華:2004年高考總分狀元 畢業(yè)學校:華師附中 錄取院校: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現在:北京大學大二學生 他不愛通宵,只享受學習 “雖然他很欣賞班上一位學習成績特別拔尖、整天泡在自修室學習的同學,但他還是堅持‘享受學習’的原則。” 2004年,華師附中的徐尚華在廣東省高考中成為總分狀元。面對媒體的采訪和公眾的追捧,他低調地表示“我對自己沒什么太高的要求,我只想做一個普通人,日后只求小康”。如今,度過了兩年的校園生活,已經是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大二學生的他,再次接受了記者采訪,仍然是一副平常心態(tài)。他坦言,兩年來,他從未因為自己是高考狀元感到太大的壓力。 進了北大兩年 綜合測評領先 徐尚華特別喜歡像北大這樣自由、開放、學風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與其他高校和中學比起來,少了很多約束,多了更多的自由空間,是一種如魚得水的生活。北大對于高考狀元,除了給予每年4000元獎學金的獎勵,并沒有其他特殊的照顧或培養(yǎng);而徐尚華也從未因為自己是狀元而給自己設定什么目標。 兩年前,作為班里僅有的兩名高考狀元,徐尚華的成績是年級里最為拔尖的;現在,他的綜合測評排名在全級的25%以內。對此,徐尚華覺得只要自己盡力學習就是了。 打球上網兼職 就是不做書蟲 與高三的學習相比,徐尚華覺得在北大的大學生活相對輕松了。每天晚上,他都會在11點以前結束晚自修,大學兩年,他只通宵學習過一次,還是為了陪同學才通宵的。課余時間,他也常常打球、上網,偶爾還做一些勤工儉學的兼職。結合自己所選擇的金融數學方向,他加入了金融交流協(xié)會,擔任人力資源部部長,曾經成功邀請墨西哥駐華大使為協(xié)會開辦講座。 暑假剛剛放假,徐尚華就迫不及待地從北京飛回廣州的家,他打算利用暑假時間自學日語和預習統(tǒng)計學方面的課程,也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徐尚華說,這個暑假本來已經獲得了赴新加坡交流學習的機會,不過由于活動持續(xù)的時間太長還是放棄了,他相信以后這樣的機會還會有很多。而當記者問到他對大學四年是否有明確的規(guī)劃、未來是選擇考研、出國還是就業(yè)時,徐尚華表示自己“不會想太多”。不管怎樣,他會繼續(xù)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態(tài),隨機應變,從容應戰(zhàn)。
歐陽覓劍:1996年湖南高考文科狀元 歐陽覓劍:1996年湖南高考文科狀元 畢業(yè)學校:湖南新化縣一中 錄取院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現在:就職廣州某經濟報紙 畢業(yè)5年換了3份工作 “狀元這個頭銜沒有怎么改變我的生活,從大學到工作,我沒有比別人強多少。” 1996年參加高考的歐陽覓劍是當年湖南省高考的文科狀元,他如愿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錄取,圓了期待多年的“北大夢”。2000年畢業(yè)后到北京一家報社工作,后來因不滿意北京的生活環(huán)境,改投到廣州一家雜志社工作,又因覺得收入太少而轉為報考香港大學的研究生,但沒有讀完就離開了,之后進入廣州另外一家經濟報紙工作至今。 北大狀元很多 我沒有優(yōu)越感 信息時報:當年考上狀元時一定很榮耀吧? 歐陽覓劍:也沒有,我是從縣城一所中學考上的,地方小,沒有多少媒體關注此事。 信息時報:之后自己的生活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歐陽覓劍: 開始時也不知道意味著什么,只是進大學后每年有4000元的獎學金讓我意識到狀元的“特殊性”,當時這是北大最高的獎學金了。 信息時報:考上狀元是你志在必得的嗎? 歐陽覓劍: 我沒有想到能成為狀元,但一直想進北大。高考放榜那天,當知道自己的分數上了北大線后,很開心。知道自己是狀元那是后來的事了,雖然也很高興,但已經沒有得知自己考上北大時那么興奮了。 信息時報:你覺得狀元會給你帶來優(yōu)越感嗎?有沒有眾星捧月的感覺? 歐陽覓劍: 北大的狀元很多,作為其中的一員我也沒有什么優(yōu)越感,但它給我?guī)碜孕拧T诒贝髮W習期間,這種自信始終影響著我。工作5年來,這種“狀元效應”一直陪伴著我,朋友間介紹總會說:“這是湖南文科狀元!”就是現在,有同事也常借此開玩笑:“給歐陽介紹個女朋友吧,別的不說,光沖著狀元這一點,他的基因就會好一些,將來生出的后代會聰明些!” 大學成績不拔尖 工作后也不輝煌 信息時報:進入大學和走上工作崗位后,你覺得自己當年狀元的光環(huán)是否依然延續(xù)? 歐陽覓劍:沒有,我進入大學時學習成績并不好,北大融聚著全國各地的狀元和精英。因此,進入學校后,我的成績并不排在前面,當時我覺得大學成績要那么好干嘛,又不用再考試,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好些。但我當時的成績還是可以保研的,全班34人,我排在17名。但我想著出國就沒有申請保研,沒想到后來因為成績不行,沒能順利出國,就直接參加工作了。 工作也不是很得意,畢業(yè)后到北京一家報社工作,后來因不滿于北京的生活環(huán)境,改投到位于廣州一家雜志社工作,又不甘于清貧的收入,報考香港大學的研究生,沒有讀完就離開了,之后進入廣州另外一家經濟報紙工作至今,5年間換了3份工作。 回想當年上大學一年級時,有近百名中學生給我寫信,向我討教狀元學習的秘訣。后來一個學生知道我畢業(yè)后做記者就問我有沒有什么失落感?我就笑,我從來沒有什么失落感,因為自己一直是個很平淡的人,比較注重實際的東西。我沒有再達到這個行業(yè)的輝煌,因此,沒有達到當年高考狀元的高度。 狀元其實很普通 工作中未現優(yōu)勢 信息時報:為什么5年間換了這么多份工作? 歐陽覓劍:大學畢業(yè)時選北京的一家報紙是因為可以給我北京戶口,留在北京生活,那時候我很留戀北京。但后來,生活一年我發(fā)現北京的環(huán)境很不習慣,不像在校園里吃住那么方便,我覺得北京不再適合我,必須離開這個“死氣”的城市,就想到來廣州。應聘到廣州一雜志社工作,但工作一段時間后,我覺得工資太少了,就又想著離開去考學,進入香港中文大學讀書后,我很快發(fā)現,自己并不適合讀書,讀書讓我很痛苦,我其實很不喜歡讀書,考上大學是我花費了所有的精力才實現的。 信息時報:比起其他人,你覺得自己作為狀元很有優(yōu)勢嗎? 歐陽覓劍:狀元這個頭銜沒有怎么改變我的生活,從大學到工作,我沒有比別人強多少,我也從來不會和別人比較,我這個人就是這樣,認定了目標就會一直沖下去,狀元是偶然的,但我考北大的信心卻是堅定的。狀元其實很普通,我也一樣。
廣東狀元在北大 北京大學廣州校友會秘書長蘇少華表示:北大每年云集著全國各地的狀元,可以說全國80%~90%的文科狀元都集中在北大,理科狀元也有1/3在北大。 狀元在此不稀罕 學校狀元云集的狀況,讓每個進到這里的狀元,沒有任何優(yōu)越感。他們必須忘了自己是狀元,一切從“零”開始,因為誰都不敢講自己是 最優(yōu)秀的。他們面對是一個全新的競爭舞臺——北大評價一個人,不僅是高考成績,而是學習能力,科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但慶幸的是,廣州的學生到北大后絕大部分位居前列,處于中上水平。 身為狀元,他們到學校后就要承擔被別人關注的壓力。狀元入校后都有獎學金,成績低于某個數字,這個獎學金就會被取消。因此狀元的壓力可想而知。有一個學生剛剛進入北大,計算機系的系主任就扔給他一句話:“千萬不要想著你是狀元而放松學習!”所以這個孩子學得很刻苦,放暑假都舍不得回家,把電話線拔掉,用心在宿舍學習,家里打電話都打不通。 綜合能力定成敗 不僅狀元,還有很多奧賽冠軍也會參與競爭??傮w來說,每年在北大學習前一二名的,并不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狀元,而是奧賽冠軍等特殊的學生,因為狀元是偶然性的,而在北大,沒有一個是學習成績低的。所以,北大評價一個人,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社交能力,品德和實驗能力。 在蘇少華接觸的狀元中,從1997年開始,來自廣東的狀元大部分都出國了,很多去了美國。廣州狀元的出國比例比北大的學生出國平均數多一倍。北大平均數約在30%~35%,廣州則在58%~70%?,F在這些學生大部分都在美國讀博士。 蘇少華認為,如果一個學生自身不努力,出國時不會因為狀元而有任何優(yōu)勢,因為外國高??粗氐氖悄芰Γ谴髮W的水平。而高考成績,對他們將來申請出國不會起太大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