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糕
材料:粳米5杯、濁酒、白糖、熱水、鹽 調(diào)料:大棗、雞冠花、石耳、黑芝麻 做法: (1) 把粳米放在20℃水中泡8小時,撈出后磨成面。 (2) 粳米面100里以白糖10%,濁酒15%,加水量45%的比例和面,在30℃發(fā)酵8小時。 (3) 用于調(diào)料的大棗去核切成絲,雞冠葉要挑紅且嫩的洗凈并撈取,炒黑芝麻。 (4) 把和好的面放在墊有干凈麻布的松糕框或蒸鍋里,并將大棗和雞冠葉、黑芝麻、石耳作為調(diào)料放在上面。 (5) 冒熱氣的時候,開始要蒸20分以上,涼后切成菱形和四角形。 ![]() 松糕2 在產(chǎn)土豆的夏季,把不能儲藏長時間的土豆磨成土豆粉,而做的山區(qū)別有風(fēng)味的飲食。 用土豆粉和面,加豆沙餡或豌豆餡,做成帶指紋的年糕。 紅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能補(bǔ)充由于以米飯作為主食所缺的營養(yǎng)素。 材料: 土豆淀粉5杯 做法: (1)在土豆淀粉里加鹽水并和面。 (2)煮熟豌豆,并以鹽調(diào)味。 (3)切一小塊面,加餡,并使之呈有指紋。 (4)把松糕放在蒸鍋里,蒸出來后抹香油。 ![]() 綠豆餅 綠豆餅是把磨好的綠豆用鹽調(diào)味,加弄碎的豬肉、綠豆芽、蕨菜、切成絲的泡菜煎出來的,做下酒菜不錯??梢杂秒u肉或火雞肉代替豬肉。以腌一下的蕨菜、綠豆芽、包心菜切成絲代替。可以搭配在醬油里加肉湯和醋做的醬。 綠豆有利尿作用,是涼身性質(zhì)的食品,可以防署降溫。并且含有豐富的鈣和維生素A,對成長期兒童和老人好。 材料:綠豆1杯、白菜泡菜200g、蕨菜100g、豬肉200g、綠豆芽150g、蔥2棵、紅辣椒2個 豬肉佐料:醬油2大勺、切好的蔥1大勺、搗好的蒜1/2大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 1小勺、芝麻1小勺、食用油1杯 做法: (1) 把去皮的綠豆泡在涼水里,用手搓去皮,并按綠荳130g:水90cc的比例磨好調(diào)味。 (2) 把豬肉磨成肉沫并加佐料。 (3) 把綠豆芽用鹽水燙出來,將蕨菜的硬桿切掉。蔥切成絲。 (4) 泡菜除水份后切成絲。 (5) 紅辣椒去子切圓。 (6) 在平鍋里放油,并放一勺磨好的綠豆,再放豬肉、綠豆芽、蕨菜、泡菜、蔥,上面放磨好的綠豆翻過來煎。直徑越小越好煎。 (7) 蘸醋和醬油吃。 ![]() 艾蒿糕 艾蒿要用嫩艾蒿才柔軟。特色是吃年糕的時候,在蜂蜜里加生姜汁。 在糯米面里放煮熟并搗好的艾蒿,做成栗子大小再蘸綠豆粉。 艾蒿的特點(diǎn)是含有豐富的無機(jī)物和維生素。特別含有許多維生素A,只吃80g也能供應(yīng)一天所需的量。并因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對預(yù)防和治療感冒也有效。 材料:糯米面5杯、鹽1大勺、艾蒿100g、糖稀少量 綠豆豆沙:綠豆3杯、鹽1小勺、白糖3大勺 做法: (1)把綠豆用石磨磨后泡在溫水里,并去皮蒸出來放點(diǎn)鹽壓碎后,再放白糖做成餡。 (2)把艾蒿洗凈煮出來,并用涼水漂一漂,除水份后搗碎。 (3)蒸糯米面后加艾蒿,并使之染成綠色。 (4)把綠豆餡摘成綠豆大小,用手抓緊,并使之與艾蒿混在一起。年糕的量要比綠豆餡多。 (5)吃的時候,蘸糖稀。 ![]() 牛頭糕 在糯米面中混合栗子﹑大棗﹑柿餅等水果和黃豆蒸出來的年糕。因切好的年糕的樣子像牛頭肉片﹐所以稱為牛頭糕。 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以至被稱為“土地上長出的牛肉”,并且能促進(jìn)氨基酸的形成。 材料: 糯米10杯、粳米7杯、黃豆2杯、小豆2杯、大棗1杯、栗子1杯、白糖1杯、鹽2大勺、柿餅10個 做法: (1) 把粳米和糯米泡在20℃的水里,粳米泡8小時,糯米泡30小時后撈取放鹽搗成60,100mesh 面。 (2) 栗子去皮,大的切半。 (3) 大棗去核切成2-3份,柿餅切好。 (4) 把小豆煮熟,黃豆泡好。 (5) 在米面里混合準(zhǔn)備好的栗子、大棗、蜜桔、小豆、黃豆、白糖,并放在蒸鍋里蒸出來。蒸的時候,在蒸鍋下面放上蒸過的黃豆或小豆。 (6) 冷卻變硬后切成四角形。因切的樣子像牛頭肉片而起的名字。 ![]() 南瓜干兒糕(柿餅干糕) 在糯米面里混合南瓜干(柿餅干),蘸上豆沙后蒸出來的年糕。 材料:糯米10杯、鹽2大勺、南瓜干兒(或柿餅干兒)200g、白糖1/2杯。 豆沙:紅豆4杯、鹽3/4小勺 做法: (1)摘老南瓜去皮除種子后,曬干做成南瓜干兒,并在用的時候切成5cm大小,洗凈后撈出來。 (2)糯米在20℃水中泡30小時撈取放鹽,搗碎后用篩子篩出來。 (3)煮小豆以鹽調(diào)味,壓碎放好。 (4)在蒸鍋里鋪一層豆沙,并在南瓜干兒上蘸白糖混合糯米面,以3cm厚鋪在蒸鍋里重撒豆沙,層層蒸出。 ![]() 圓糕 濟(jì)州道產(chǎn)很多蕎麥。在和好的蕎麥面里放蘿卜菜或豆沙餡卷起來的年糕。也稱為草席糕。 粘小米糕:濟(jì)州道幾乎不產(chǎn)大米而產(chǎn)許多雜谷,用米做的年糕只在節(jié)日、祭祀時吃,平常只吃喬麥、小米、大麥、紅薯做的年糕。把粘的小米泡在水里再放到石臼里搗碎后做成糯米糕蘸豆沙。 材料:<圓糕> 、蕎麥面5杯、蘿卜400g、鹽1小勺、切好的蔥少量、芝麻1小勺、豬油少量。 做法: (1)把蕎麥面泡在水里和得起沫。 (2)把蘿卜洗凈并切成絲。把這用開水燙出來后除去水份,把切好的蔥、鹽、芝麻等拌后做成餡。 (3)在平鍋里放油,將(1)的蕎麥面舀出一勺煎成直徑10cm大小。 (4)把(3)鋪在菜板上并放(2)的餡卷圓后,將兩端抓好,使菜不掉下來。 (5)吃的時候,蘸佐料醬吃。也稱為卷席糕。 (6)也可以蒸小豆做餡。 ![]() 江米條 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燜鍋里蒸出來,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干用油煎出來,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多用于后食。 材料:糯米800g、清酒1/2杯、大豆1大勺、油 豆沙:煎的米、炸糕米、芝麻、豆粉、黑荏子粉 做法: (1)把糯米泡15天后發(fā)酵。 (2)將磨泡的黃荳做成豆汁。 (3)把(1)的米導(dǎo)碎以后用豆汁和清酒和面蒸出來。 (4)把蒸好的年糕放在石臼里捶,再放到面粉上變得稍硬時,做成一定的模樣曬干。 (5)將曬干的江米條放在溫油里,再加火炸出來。 (6)把煎好的江米條,完全除去油后,抹蜂蜜并蘸豆沙。 ![]() 米糕 把泡而搗碎了的高粱面用熱水和好,放小豆餡用油煎出來,是具有高粱米香味和小豆味的別有風(fēng)味的飲食。 材料:高粱5杯、小豆2杯、鹽1大勺、白糖1/2杯、油1/2杯。 做法: (1) 將小豆煮好后搗碎,并加白糖做餡。 (2) 把4杯高粱面加1/2杯熱水和面,捏成扁圓形。 (3) 在平鍋里放油,并壓和好的高粱面煎時,把扁圓形餡迭半粘在上面。 (4) 熱的時候撒白糖。 ![]() 醬餅 在糯米面和牛肉里加大醬、搗碎了的蔥、蒜、胡椒、整芝麻后做成圓形薄餅,曬干抹上香油,放在烤架上烤著吃。 大醬是把黃豆煮熟后用菌類發(fā)酵而制成的,有助于消化、吸收,并且,最近發(fā)現(xiàn)大醬有抗癌效果。 材料:糯米面1/2杯、大醬1杯、牛肉1/2杯、白蔥1棵、蒜2塊、青椒2個、胡椒面少量、整芝麻1大勺、食用油少量 做法: (1) 把糯米泡在水里撈出后磨成面。 (2) 切好牛肉。 (3) 搗好蔥、蒜,切青椒去子并切碎。 (4) 混合準(zhǔn)備好的佐料和糯米面、牛肉、大醬,撒勻整芝麻做成直徑10cm,厚1-2cm的圓餅在蒸籠里蒸出來后曬干。 (5) 吃的時候,在烤架上抹上香油后烤著吃。 大醬最好是釀醬油之前的新大醬且是加鹽之前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