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秋葉原電器一條街上永遠貼滿了花花綠綠的手機海報,2005年開始,小靈通(PHS終端)重新占據了半條街。在這條喧鬧的街上開著三家手機連鎖店的中田先生說,他已經有兩三年不賣PHS了,但最近,來詢問的顧客多了起來,運營商也給了他更大的優(yōu)惠,所以又開始把PHS手機擺在店門口熱賣位置了。很多日本人都有同樣的感覺,那就是——曾經幾乎被淘
汰的PHS已經重新歸來。
PHS增長奇跡
中國的 小靈通與日本的PHS淵源很深。1996年,浙江省余杭市郵電局局長徐福新偶然看到一本雜志,其中介紹日本在搞移動市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問世僅一個月就在東京發(fā)展了10萬戶。這讓徐福新感到興奮,他決定把這個新東西引進到中國來——現在,徐被稱作中國的“小靈通之父”——從此,中國有了“小靈通”。
到了2006年初,中國的小靈通用戶已經接近1億。不過隨著3G的到來,很多人開始相信,小靈通被淘汰的日子已經不遠,正如日本之前的故事——在日本,這項業(yè)務從1994年開始推出,歷史最高用戶數量達到過700萬,但經歷10年后已經漸趨沒落。2005年2月,NTTDoCoMo宣布,從4月起將不接受PHS的新用戶,并將于2007年3月底停止PHS服務。
事情從2004年開始有了轉機。事實上,最近一年來,日本每個月有超過7萬人成為小靈通的用戶,整個日本全國重新擁有了將近400萬用戶。日本最大的PHS運營商WILLCOM公司國際戰(zhàn)略部副總經理藤井聰說,很快這個數字還會上升一兩百萬。
即使在日本,WILLCOM也是個異數。這家公司的前身DDI公司成立于1994年,曾經占有了日本小靈通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到了2004年,用戶數的急劇下降促使其母公司KDDI將其60%股份(2200億日元)轉手賣給美國凱雷。在歷史上的兩個對手NTTDoCoMo和ASTEL分別宣布退出同時,上述收購后的新公司由于策略得當,用戶數得到了急劇增長。
新的經營方式是出現增長奇跡的關鍵。2005年5月開始,WILLCOM在經營中引入了“語音定額”制度,即在單月內無論用戶打多少電話,都收取固定的費用(這種形式在中國被稱為包月)。在新的制度下,最低32Kbps的速度包月為4263日元/月,最高256Kbps的包月為11088日元/月。新制度推出后,WILLCOM每月用戶增長率已經連續(xù)7個月在日本素有運營商中排名第一,用戶數超過采用3G的沃達豐和NTT,在日本名列第二。
日本是沒有GSM手機的,所有到日本的旅游者都會發(fā)現,自己必須租用當地的手機進行通信。這時候,PHS低成本的優(yōu)勢就充分地顯現出來了。一方面,與中國用戶比較習慣的“小靈通不能漫游”不同,日本沒有同類政策限制,PHS在全國都沒有長途或者漫游的說法,全部收取市話費用。此外,WILLCOM已經開通了與臺灣大眾電信、泰國AWC之間的國際漫游,PHS的國際漫游價格遠低于3G;另一方面,3G沒有包月概念,這讓其在資費方面更顯得不那么平易近人。當然,資費絕不是PHS取得優(yōu)勢的決定性原因,PHS也并不是低價的代名詞。更讓中國大陸同行羨慕的是,在日本,PHS已經超過了原有的小靈通落后概念,成為一種足以與3G抗衡的高科技新產品。
次世代小靈通
在日語中,次世代是“下一代”、“未來一代”的意思,日本的PHS已經是全新概念上的次世代小靈通。
從用戶方面,以前PHS的使用者大多為學生(尤其是高中生),運營商推出語音包月后,主要用戶變成了年輕白領和企業(yè)用戶。WILLCOM公司負責PHS技術與市場的田中說,“讓PHS不僅針對收入少的人,也針對高收入人群,這對增加用戶是很重要的。”
最重要的變革在于技術。在日本的年輕人中,提起PHS,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種非常快的上網方式。事實上,WILLCOM已經擁有了約16萬個基站,覆蓋日本面積的98%以上。一個重要的區(qū)別是,同樣的覆蓋面積,一個普通手機基站需要幾億日元才能建好,而PHS的基站只需要幾百萬日元。當然,優(yōu)勢還不僅僅在于成本。令人吃驚的是,由于PHS對頻譜的利用率更高,多臺PHS手機的連接速度可以比3G手機更快。
田中向記者展示了這個實驗的數據——采用WILLCOM公司的AIR-EDGE(4X)與其他運營商的3G數據通信卡各5臺進行同時定點觀測(同一地點5臺相當于10-20萬用戶加入網絡后的情況),數據顯示,表現最好的一家3G運營商的數據通信卡的第1、2臺速度超過300Kbps,但后面3臺速度大幅下降至54Kbps以下,另外兩家的第5臺平均速度分別為47Kbps和32Kbps,而PHS數據卡的第1臺約為90Kbps,在通信量很高的地區(qū)卻沒有明顯下降,第5臺的平均速度達到63Kbps。
“我們每天都在改進,” WILLCOM公司國際戰(zhàn)略部副總經理藤井聰說,“PHS的技術與3G相比并不壞,它在技術上與3G相等甚至更高。通過軟件升級,我們在做的研發(fā)會在2006年年初讓PHS速度達到800Kbps,年底達到800Kbps,下一代PHS還將達到20-30Mbps——比WinMax更快。”
WILLCOM對PHS的改造不止于技術。藤井聰說,WILLCOM從KDDI中剝離之后,新增用戶的成本大大降低,更可以開發(fā)許多新的商業(yè)模式。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遍布東京街頭的自動售販機中,有許多已經安裝了PHS通信芯片。安裝了芯片的機器會自動向總部報告當天或實時的銷售情況,以便統(tǒng)計和及時向機器中補充新的飲料,不會像以前耗費大量人力,工作盲目。此外,很多玩具公司也開始找到WILLCOM,他們的想法是,奶奶們可以通過內置上述芯片的Hello Kitty毛絨玩具找到出門游玩的小孫女,小孫女也會非常開心通過自己的玩具接聽奶奶的話。最后,在
醫(yī)院等一些特殊行業(yè),PHS也因為其固有的輻射低的優(yōu)勢爭取了客戶。
所有這一切都跟中國有關,因為中國的電信運營商也開始與WILLCOM接觸。過去一年,藤井聰已經多次訪問過中國,雖然他還搞不清上海電信研究院與北京的中國電信集團有什么關系,但他已經相當了解中國的市場和技術。“中國電信集團的高層官員已經多次組團拜訪過我們在東京的辦公室,我們都相信,PHS每隔幾年需要更新,需要新的功能”,他說,“只要有效利用中國現有的100萬基站,PHS在3G時代發(fā)展的空間很大,中國的運營商還將從中取得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