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已成廢墟的礦工生活區(qū)。 |
|
|
尹麗娜的媽媽、妹妹小姨都在礦難中死亡。 |
11月對于冀南小城邢臺而言,是個多事之秋。
2005年11月5日,曾造成70名礦工遇難的河北省沙河“2004·11·20”特大礦難事故的責任人受到嚴肅處理,9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包括國家機關干部在內的24人分別給予黨政紀處分,其中邢臺市兩名副市長被行政記過。然而,就在邢臺市剛剛掀起“官員問責風暴”的第二天,又發(fā)生一起石膏礦特大坍塌事故,至少71人被困。
“離去年邢臺沙河礦難還不到一年,現在又出了事,我們這里的礦主真是見了棺材不落淚?。?#8221;在“11·6”礦難發(fā)生后的第6天,記者從長沙趕赴邢臺,當地一名出租車司機這樣對記者說。
[走近礦工]下井多憑經驗作業(yè)
初冬的邢臺,雖然街道兩旁的樹木還掛著綠葉,但在通往邢臺縣城的道路兩旁,救護車、搶險車、遇難家屬新買的花圈和哭泣的人群給人帶來的依然是徹骨的凄涼。截至記者發(fā)稿時,持續(xù)了10余天的搶險工作還在繼續(xù),但是遇難礦工生還的希望已很渺茫,河北官方最新的統(tǒng)計數字是:33人遇難,34人獲救,目前至少還有4人以上下落不明。
走進邢臺礦工的生活區(qū)域,映入記者眼簾的是用磚簡單蓋起的一排低矮的房子,門口的墻上掛著礦工們下礦井穿的雨衣雨褲,墻邊地上放著一雙膠鞋。屋內陰暗潮濕,擺著幾張雙層床鋪,幾名礦工正在休息。他們告訴記者,在邢臺市各礦打工的井下工人大多來自山西、四川、湖北、云南、貴州等地,到礦上后就開始下井作業(yè)。
當記者問他們有沒有經過培訓,礦上是否配備了個人防護用品時,其中一名礦工說:“在井下工作過的人就憑經驗做事,沒有在井下工作過的,別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
[知情者說]出事礦工多是重慶人
據知情人介紹,礦老板為防止這些來打工的外地人沒干多久就走人,就和他們簽了一年至三年的合同,并讓每人交了500元的押金,有的老板還扣了工人兩個月的工資。這樣的合同并不交到勞動部門,只是私下簽訂的。對于可能面臨的事故危險,未經安全培訓的工人自我保護能力極低。
據透露,這次在邢臺縣石膏礦出事的礦工多是重慶人,而在去年沙河礦難中出事的卻以湖北和山西人居多。礦老板花很少的錢就可讓礦工干活,遇到同行間爭資源“搶奪山頭”,一些黑心礦主經常組織上百人武斗,這些礦工出來打工前都是老實的農民,因為法律觀念淡薄和經濟困難,無奈淪為黑心礦主爭斗的工具,一旦出事受傷或死亡,他們就會被礦主無情地拋棄。
11月6日晚7時40分左右,地處河北省邢臺市境內的邢臺縣會寧鎮(zhèn)尚汪莊康立石膏礦發(fā)生坍塌事故,波及太行、林旺兩個石膏礦,直接塌陷區(qū)直徑約60米,600米×800米范圍內陸面不同程度出現裂縫,地面一幢二層樓坍塌。初步統(tǒng)計,當時至少有71人被困。
11月11日上午9時,國務院成立事故調查組,對邢臺“11·6”石膏礦坍塌事故展開調查。事故涉及的康立、太行、林旺3個石膏礦的礦主已被警方控制,賬號已被封存,礦難善后處理在進行中,每位遇難礦工家屬將獲賠17.36萬元。
11月12日,記者來到事故現場,挖掘發(fā)生在事故背后的故事。
記者目擊礦難現場所見觸目驚心因為擔心裂縫擴大導致二次塌陷,在距離邢臺市區(qū)20余公里的尚汪莊村南,遠遠就看到當地警方的嚴密封鎖。知情人透露,這里出事的前幾天一直有武警守護,最近才換上了當地公安負責警戒。
在事發(fā)的康立、太行、林旺3個石膏礦,記者看到,發(fā)生坍塌地帶以康立礦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殃及與之相鄰的太行、林旺兩礦。
礦區(qū)現場遍布大大小小的裂縫,最寬的裂縫約有一米寬,向下看深不可測。而震坍的太行礦北側工棚現場一片狼藉,幾排平房呈“北高南低”狀雜亂無序地傾斜著。
村民稱,事發(fā)前這些作為工棚的平房原本建立在平地上,但是因為南部地段發(fā)生坍塌后才呈現如今嚴重變形的慘狀。
緊急搜救走東家門 救西家人石膏礦坍塌事故發(fā)生后,康立礦井下十幾名礦工被困,現場的搜救人員想盡了辦法。先是用繩子捆上手電、稿紙、筆、水和食品往井下順,希望井下的礦工能接到這些東西,回應救援人員??僧斃K子順下井135米處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再提起繩子東西還在,只是少了一個手電筒。大家分析認為,如果井下有被困礦工應該用筆和稿紙給井上的人發(fā)出信息,可能是手電筒較重掉在井下了,看來井下的礦工是聽不到外界聲音的,這一救援辦法很快被否定了。
夜幕漸漸降臨,十幾名礦工的生命時刻牽動著在場人員的心,搶救小組在專家組織論證了該礦區(qū)的布局后,經過現場勘探,決定采取“走東家門,救西家人”的方法,救援隊員從附近的邢臺縣第二石膏礦井下去,打通通往康立礦的巷道救人。據現場有關人員介紹,救援隊員從第二石膏礦井下去,在井下210米深處向康立礦的巷道挖進。當巷道被打通時,被困的礦工很快被抬上地面送往醫(yī)院救治。
礦工驚魂石膏塊從井口往外噴射在現場,記者見到了一位尚姓礦工,事發(fā)當晚他正在太行石膏礦上作業(yè)。
他介紹,6日晚7時40分許,他正在主井的地面上作業(yè),“突然,傳出一種很特別的聲音,我開始還以為是絞車的繩子斷了,緊接著就停了電,然后就看到大塊大塊的磚頭和石膏塊從主井口向外噴射。”
尚姓礦工說,因為此前他在別的石膏礦干活時也遇到過類似情況,“知道肯定出事了,我第一反應就是沒命地向遠處跑”。該礦工回憶,事發(fā)當晚和他同在一個班組在井下作業(yè)的共有12個人,“我后來參與了搶救,到7日凌晨1時多,從井下抬上來兩具尸體” 。
尚姓礦工所說的遇難的兩名礦工,記者在重慶礦工牟培元的口中得以確認。牟培元說:“最先發(fā)現的兩名遇難礦工是我的老鄉(xiāng),一個叫湯緒培,另一個叫魏孝勤。”坍塌事故發(fā)生時,牟培元雖在井下,但慶幸的是,坍塌地點并不在自己身邊,“我直到(11月7日)早上6時才被救上來”。
知情人介紹,事故發(fā)生時,太行石膏礦工地附近的工棚被震塌。在太行礦打工的鄭憲華也算是幸運者,本來他6日晚應該上班,可當天下午下井后感覺頭暈就請假上來了,他記得上井后的時間大約是晚7時10分左右,到了宿舍就吃飯,剛放下飯碗就發(fā)生了事故。
村民驚悚700鄉(xiāng)親室外烤火過夜發(fā)生坍塌事故的康立石膏礦在尚汪莊村南,尚汪莊村是個只有700多口人的小村莊,村子和礦井相距不過百余米,記者在村子里采訪時,看到街道的路面也有斷裂的痕跡,部分房屋遭到破壞。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向記者講述當晚那驚悚的一幕。
村民稱,事發(fā)當晚7時多,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吃晚飯,“猛然間就聽到有種像飛機飛過的聲音,大約持續(xù)了有20來分鐘”,大多數村民起初以為發(fā)生了地震,“人咕咚一聲就從床上掉到了地下”。后來,村民們才得知是村南的石膏礦發(fā)生了事故,因為擔心房屋坍塌,“全村700多人一晚上沒人敢在屋子里睡覺,大家都在街頭烤火取暖度過了一宿”。
|